
报告题目:分子筛限域纳米金属动态催化过程理论研究
报告人:曹宵鸣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5月13日10:00-11:30
报告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201会议室(二楼东北侧)
个人简介:曹宵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硕士,师从陆靖教授,2011年博士毕业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胡培君教授。2011-2023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24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结合机器学习方法的多相催化理论和计算模拟研究,聚焦于复杂催化体系多尺度模拟的动力学方法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催化过程反应机理自动化搜索和催化剂理性设计与优化。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包括Science、Chem、JACS、Angew. Chem. Int. Ed.、Nature Commun.、CCS Chem.等期刊,2020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报告摘要:催化相关产业在全球GDP占比20%-30%,90%以上的化工产业依赖于催化过程。在整个催化反应过程中,一方面反应分子在不同表界面之间互相动态迁移,另一方面催化剂本身也并非静止不变,实际上催化剂表面的金属原子、团簇、颗粒等经历着复杂的动态结构演化,特别是反应气氛下化学反应与纳米颗粒结构演化相互耦合易导致金属纳米颗粒的长大、氧化和碳化等。理论计算在催化机理理解以及性能预测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实际反应条件下的这种高度动态催化过程十分复杂,理论模拟仍然存在巨大挑战。本报告将回顾最近我们课题组对催化动态过程开展的探索性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催化动态机制的研究策略和方法。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我们在沸石分子筛的限域作用对于多位点反应-扩散和工况条件下反应诱导纳米金属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动态演变影响机制的两方面研究,探讨真实反应条件下催化活性相的动态生成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动态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