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碰撞赋能现代化 精神传承谱写新篇章——“雷锋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十五届雷锋精神论坛在学校举行

信息来源: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20 浏览量:

10月18日,“雷锋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十五届雷锋精神论坛在我校智能制造中心四楼会议室举办。本次研讨会由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与辽宁省雷锋研究会联合主办,校党委书记霍庆生,中共抚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康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校党委副书记钟俊生主持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以“雷锋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通过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成果汇报等多环节,旨在立足新时代坐标,深入阐释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积极探索雷锋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层联结,为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弘扬注入新活力,为国家和区域发展凝聚新动能。政府机关代表、专家学者代表、国内教育系统领导及师生代表、国内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代表,我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研究生代表近200人参加论坛。

开幕式上,校党委书记霍庆生致辞。他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国内雷锋精神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他指出,本次论坛旨在从理论深度、历史厚度与时代高度,深刻阐释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与时代光芒,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理论支撑与精神动力。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产出丰硕成果,为深刻理解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为辽宁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中共抚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康轶致辞。她强调,抚顺作为雷锋精神发祥地始终高擎雷锋精神大旗,开创了多个全国“学雷锋”第一,形成了全国最集中、最丰厚的雷锋文化资源。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校75年来始终秉承校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千千万万雷锋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她表示,希望与会嘉宾对抚顺的各项工作多指导、多帮助、多提宝贵意见,努力把雷锋城建设得更加美好。

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在上半场报告中,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庞立生,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胡大平,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雷锋》杂志社荣誉总编辑陶克,贵州省雷锋精神研究会会长安斯寿四位专家,分别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与人民的现代化”“雷锋被信仰国家有力量”“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思政育人特色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大会报告上半场由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党建与思政研究中心主任王立新主持。

在下半场报告中,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向军、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执行院长李素霞、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崔发展、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丹,分别围绕“雷锋精神: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雷锋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之人民情怀的三维解读”“雷锋精神的廉洁基因及传承密码”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大会报告下半场由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俊主持。

下午,进入分论坛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在三个分论坛中,针对“雷锋精神与教育现代化”“雷锋精神与文化发展道路”“雷锋精神与科技人才培养”不同主题,以多学科的理论视角,探索新时代雷锋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力量的全方位、多层次实践路径。

在闭幕式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学所副所长、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周海燕,辽宁日报社理论部主任万应慧,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海霞作为分论坛代表作总结发言,汇报分论坛研讨成果。

本次论坛理论研究有深度,实践探索有温度,校地协同有力度,既丰富了雷锋精神时代内涵,又精准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对弘扬雷锋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研究、阐释、传播、践行,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和嘉宾共同参观了学校雷锋精神育人展馆。(撰稿人:关立春 楚立娜 校对人:刘志丹 审稿人:王立新/杨佳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