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辽宁石化新型工业化院成立暨辽宁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我校举行。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石化企业的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助力辽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为辽宁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攻坚战凝聚产业力量。

政产学研用齐聚,共启产业发展新征程
本次大会得到辽宁省、抚顺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辽宁省政协主席周波、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利波、抚顺市委书记高键,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永康、蹇锡高等业界权威专家出席大会。大会由我校牵头,联合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辽宁省化工学会、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抚顺市人民政府提供大力支持。

此次大会不仅是辽宁石化新型工业化院的成立仪式,标志着支撑辽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平台正式落地;更构建起“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全新机制,为破解辽宁石化产业“油头大、化尾小”的结构性矛盾、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大会由我校校长刘坚主持。

会上,我校党委书记霍庆生首先发表致辞。他指出,辽宁石化新型工业化院正式成立,不仅是推动辽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件大事,更是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喜事。他回顾了学校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的光荣历程,学校始终深耕石化领域,累计培养14万余名专业人才,成功攻克多项产业“卡脖子”技术,与100余家企业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他表示,此次学校牵头组建辽宁石化新型工业化院,将重点聚焦战略研究、技术创新、产业服务、人才引育、开放合作五大核心职能,打造支撑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平台。学校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守能源报国初心、践行产业振兴使命,与各共建方紧密协作、同向发力,切实为辽宁乃至全国石化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开辟新路径。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朱建民从行业发展视角,为新型工业化院发展方向提出设想:一是要强化科技创新,聚焦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与产业化;二是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产业循环发展体系;三是要推动数字智能赋能,助力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四是要优化产业生态布局,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他表示,新型工业化院要努力成为引领辽宁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战略支点,为辽宁乃至全国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抚顺市委书记高键在致辞中表示,石化产业是抚顺的“立市之本、发展之基”。当前,抚顺已形成“世界级石蜡产业基地、亚洲最大烷基苯生产基地、国家级石油催化剂基地、世界级过氧化物研发中心”的“三基地一中心”产业格局。未来,抚顺将以辽宁石化新型工业化院为重要平台,锚定“千亿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目标,全力推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并诚挚邀请广大企业家来抚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利波在致辞中指出,在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关键期,辽宁省持续推进石化产业“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辽宁石化产业仍存在“沿海强、内陆弱,油头大、化尾小”的结构性问题。针对这些产业发展中积累的矛盾,需要用长期的、系统性举措逐步破解,对此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辽宁石化产业领域尤其是新型工业化院持续发力,聚焦产业突出问题开展攻关,推动问题有效解决;二是希望抚顺市借助石化产业发展优势,在转型创新中先行先试、敢行敢试、善行善试,坚定走好转型路、创新路,再创石化产业辉煌;三是希望我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将新型工业化院建设成为高端人才孵化器、技术创新加速器、绿色发展推动器。下一步,省、市、校、企将进一步加强联动,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机制,共同为辽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懈努力。
锚定产业痛点,打造协同服务枢纽

会上,辽宁省政协主席周波、副省长王利波、抚顺市委书记高键、我校党委书记霍庆生、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翟德怀、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朱建民、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孙云共同为辽宁石化新型工业化院揭牌。这一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辽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平台正式落地,为辽宁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提供了核心载体与关键支撑,也为传统工业基地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质效提升与动能转换奠定了重要基础。

随后,我校副校长刘海峰详细介绍了辽宁石化新型工业化院的建设发展思路。该研究院定位为“辽宁省石化产业服务枢纽站”,核心使命是推动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具体将聚焦三大核心职能:一是公共服务,开展政策宣介、产需对接、产融对接,建立覆盖200家重点石化企业的“企业特派员队伍”,提供定制化服务;二是科技创新,围绕石油工程、精细化工、氢能储能、安全环保等领域攻关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产业赋能,提供战略研究、政策咨询、产业规划,助力辽宁“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22个重点产业集群”的目标落地。在支撑基础上,我校作为牵头单位具备坚实保障:学校1500余人的师资队伍中,包含7名国家级领军人才;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并建有“石化大数据中心”“低碳能源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此外,联合单位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拥有270余家会员单位)、辽宁省化工学会(拥有234家会员单位)将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助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供应链”五链深度融合。


在随后召开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胡永康院士、蹇锡高院士等专家团队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核心主题建言献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分会场交流中,科研院所、高校与抚顺高新区、石化产业基地等单位精准对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匹配。
激活产业动能,助力辽宁全面振兴
此次辽宁石化新型工业化院成立暨辽宁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既是辽宁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辽宁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的关键举措。随着“政产学研用”各类资源的深度整合,新型工业化院将为辽宁石化产业注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动能,助力辽宁筑牢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屏障,为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决战决胜之战、谱写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新篇章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参加本次大会的还有辽宁省政协、辽宁省发改委、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省市部门领导,以及相关协会负责同志。

会议期间,周波主席还实地参观了支撑辽宁石化新型工业化院建设的重点实验室——我校石油化工实验验证中心和大型仪器设备检验检测中心,详细了解实验室的科研能力与服务产业发展的情况。周波强调,要以辽宁石化新型工业化院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打造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平台,为辽宁石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撰稿人:李爽 吕途 校对人:黄璜 审稿人:潘一 苗鑫/管仲 杨佳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