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辽宁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学校党委立足战略全局,高站位谋划、系统性设计,于8月23日至24日,组织开展了全校中层领导干部暑期培训班。此次培训正值学校“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发展谋篇的关键交汇期,更是锚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增列目标、实现办学层次跃升与事业赶超发展的攻坚突破期。培训紧扣“聚焦发展定位、开拓干部视野、破解发展难题”核心目标,创新采用“专题辅导+分组讨论+交流发言+工作部署”的立体化培训模式,旨在引导干部队伍精准研判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战略背景下的发展形势,全面审视办学治校中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对标先进典型、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积蓄动能。

全体校领导、副处级以上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程参与培训。校党委书记霍庆生、党委副书记钟俊生分时段主持了培训会。

校党委书记霍庆生作开班动员讲话,指出本次培训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要求、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战略部署。要求全体干部,一要紧扣“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战略核心,全面提升政治站位与战略思维,深刻把握“形势任务怎么看”,准确认清学校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支撑辽宁石化产业升级中的定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攻坚克难;二要深化理论武装,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政策文件为指引,结合典型案例交流经验,找准破解学校发展瓶颈的有效对策,切实解决“对标对表怎么办”;三要拓宽眼界视野,立足行业发展趋势与高等教育规律,以高水平、接地气的规划谋划长远,凝聚“履职尽责怎么干”的行动共识;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与系统思维,将培训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学校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推进事业发展蓄势起跳提供坚实保障。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坚作了题为《锚定战略靶心 校准发展差距 以系统破局之策谋“十五五”跨越发展》的报告。从战略定位、核心任务、实施路径、组织实施四个方面,明确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为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靶向定调。

报告指出,学校“十五五”战略定位要聚焦三维坐标。在国家战略层面,紧扣能源安全“国之大者”,瞄准深层油气勘探、氢能储运等“卡脖子”领域,以“一流学科”为牵引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在区域发展层面,对接辽宁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需求,破解“油头大、化尾短”瓶颈,从复合型人才培养、跨学科攻关、校地企协同三端发力,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在教育强国层面,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引,明确“特色学科坚守者、服务战略赋能者、产教融合践行者”角色定位,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
报告强调,学校发展核心任务需聚焦三大基础工程破瓶颈。学科建设实施“强优拓新”工程,将申博作为头等大事,巩固石油化工传统优势学科,布局“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师资队伍推进“强基赋能”工程,推动博士教师引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并以“一票否决制”筑牢师德底线;校园建设开展“提质增效”工程,围绕“智慧化、绿色化、人文化”,完善数字校园、美丽校园建设。
报告明确,攻坚实施路径要以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能。一方面纵深推进“院办校”改革,构建“学校宏观引领、学院自主运行”体系,推动职能部门从具体事务管理转向战略规划引领、从过程管控转向目标考核、从审批主导转向赋能保障、从等待资源转向争取资源,赋予学院人事用人、职称评审、科研经费简化、学科方向调整等自主权,通过统筹协同、风险防控、“一院一策”保障改革实效;另一方面规范项目库建设,按“急需优先、效益优先、战略优先”原则分类管理,以“聚焦战略、精准立项、高效执行”为目标,构建项目库管理体系。组织实施层面,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运用系统观念统筹编制“十五五”规划,构建各领域协同推进的发展生态,实现整体跃升;建立“目标-任务-指标-责任”四维动态监测体系,监测结果直接挂钩资源分配与干部考核;构建“校领导统筹-处级干部主抓-全校协同”三级责任链,明确“申博为中心、2个大局、3个服务、4个重点、5个办事原则”;推进大型仪器使用、公有房、后勤、人才培养、机关定编等八大综合性改革。
刘坚要求,全校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锚定目标、协同发力,为教育强国建设与辽宁振兴贡献辽石化大力量。
培训班特邀四位业内权威专家开展专题辅导报告,为学校工作精准把脉、定向领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江苏省政协常委、教卫体委员会主任、省教育厅原厅长葛道凯作题为《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核心政策,结合教育强国建设的宏观布局,深入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调整方向与实施路径,为学校契合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给出了高屋建瓴的见解。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皓的报告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推动党建与学校事业发展深融互促》为主题,重点基于“一融双高”理念阐释高校党建建设的关键路径,为构建学校党建新格局赋予新思路。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邵金友,以《有组织科研助推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题作报告,强调要从优化科研组织架构、明晰发展指标及资源倾斜策略等,凝聚科研力量,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助力学校科研发展契合国家与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辽宁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勇江聚焦辽宁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内容与重点任务,为学校紧跟地方政策导向、融入辽宁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布局给予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分组讨论中,与会干部分为六组,围绕专题报告及学校发展重点议题开展热烈研讨,校领导分别深入各组参与交流。讨论中,全体干部既“说”出对学校发展定位的深度思考与本职岗位的责任感悟,又“听”到同仁心声、凝聚思想共鸣,更“看”到干事创业的坚定决心,充分展现出推动学校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的信心与担当。

培训会上,27名来自学院、机关职能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的行政负责人依次作会议交流发言。大家紧扣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背景,以“明晰学校发展定位、深化本职工作思考、谋划未来工作路径”为核心,聚焦教育教学改革、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有组织科研、产教融合、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等关键专题,精准查找当前工作中的问题短板,系统谋划破解举措,共同探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石油石化行业及辽宁区域发展的切入点与创新路径,形成一批富有建设性的思路建议。
校党委书记霍庆生作总结讲话,指出学校近期发展成果丰硕,招生位次强势攀升,在生源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揽获研究生推免资格,办学层次实现重大突破;团队荣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资科研实力得到高度认可;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教学质量铸就新的标杆;在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学生创新活力得以充分彰显。这是全校师生攻坚克难“拼”出来、抢抓机遇“抢”出来的奋斗成果,为学校向更高水平跨越发展筑牢坚实根基。围绕进一步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三个必须”的核心要求。
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研判形势任务,主动应对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在教育强国层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为目标,按“两步走”战略明确时间表与路线图,通过三年行动计划分类推进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教育强省层面,聚焦郝鹏书记在2024年全省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等教育自强卓越为龙头,扎根地方、对标一流;以精准高效人才培养为关键,对接“三篇大文章”与数字辽宁、智造强省需求,优化专业与模式;以持续涌现科研成果为动力,攻关产业难题、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成果转化;以支撑全面振兴为使命,服务辽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现教育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在学校发展层面,必须及时回应全校师生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期盼,直面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增列短板,依托石油石化学科全产业链优势,在服务辽宁石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必须以坚定信心的思想基础自觉对标对表,科学构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在总体思考上,要牢牢把握“立足石油石化行业、服务辽宁地方、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以契合产教融合需求,锚定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营造学术严谨、服务师生的良好办学氛围。在综合改革上,要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增列为突破口,以“院办校”改革为统领,激发办学动力,形成“学校统筹抓方向、学院主责抓落实、全员参与促发展”格局;以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为核心,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打通不同教师成长通道,激活人才活力;以机构职能调整为抓手,厘清部门权责、优化协同机制,理顺管理体制;以绩效分配改革为杠杆,坚持“实绩论英雄”,建立“考核-聘任-绩效”联动机制,为改革提供激励保障。
必须以忠诚担当的思想根基履职尽责,有力推进“一融双高”建设产生新成效。要通过“三个坚强有力”提升党建质效,党委领导班子需锻造政治领导力、设计谋划力、统筹推动力;基层党组织要强化组织体系建设、提高党务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干部队伍建设要开展无任用调研建储备库、全方位调动干部积极性、坚持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常态长效开展能力培训、涵养清正干事风气。
霍庆生强调,要精准把握党建与中心工作“融”的机理和“引”的路径。“融”的层面要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在理念、组织、队伍、载体四方面的融合,即党建与中心工作贯彻同谋划、同部署的理念融合;党组织体系与业务体系协同配合的组织融合;着重培育兼具党务与业务能力的“双肩挑”干部及“双带头人”实现队伍融合;把重点工作融入党组织生活,丰富党建实践的载体融合。“引”的层面要通过方向把关、思想铸魂、组织强基与绩效考核,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即坚定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一融双高”的落实成效纳入党建评价。
针对学校当前工作,他既肯定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成效,也直面存在的差距,要求全校上下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增列为生命线工程,补短板、破难题、创一流,确保全年目标圆满完成。新学期是学校深化改革、编制规划、突破关键指标的关键阶段,全体中层干部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严实作风,全身心投入工作。
为期两天的培训紧凑高效、内容扎实,专家学术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以前沿视角拓宽干部认知边界;校领导报告紧扣发展大局,为学校未来工作锚定方向、明确要求;干部交流聚焦实际问题,摒弃空泛议论,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务实共识;会下研讨氛围热烈,全体干部敞开心扉、坦诚交流,真正实现了思想共振、经验共享。
全体干部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是直抵思想深处的精神洗礼、赋能未来的战略充电!它以深刻思想淬炼与系统理论武装,让教育领域新思想、新战略入脑入心;更以激昂攻坚动员与清晰行动部署,注入敢闯敢拼“强心剂”、吹响奋进冲锋“集结号”。通过培训,大家吃透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战略核心要义,精准锚定学校“十五五”发展蓝图与申博攻坚核心任务,找准破解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科研转化、服务地方等难题的“金钥匙”,凝聚起全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合力,筑牢坚实思想与组织根基。征程万里风正劲!今后,全体干部将以培训为新起点,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落实,以“逢山开路”的闯劲破难题,以“功成有我”的担当建新功,把培训成效转化为履职硬功夫、攻坚真本领。在服务教育强国、支撑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浪潮中,扛起辽石化大使命,推动学校实现办学层次历史性跃升,书写赶超发展壮丽华章!(撰稿人:陈露 黄璜 校对人:孙长维 雷冬海 审稿人:王强/杨佳维 管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