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安全学科发展新蓝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暨院士专家辽宁行活动在学校举行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8-13 浏览量:

8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暨院士专家辽宁行活动圆满落幕。作为东道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精心安排会议流程,紧扣“筑牢安全根基,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20余所全国重点高校院所的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旨在为辽宁省化工园区安全建设建言献策,助力地方经济安全稳定发展,推动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创新发展。

多场活动同期举行 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

上午8:30,学科评议组第十二次工作会议、全国高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评审会议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院会议室相继召开。会议期间,学科评议组专家围绕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上午10:00,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安全学科情况汇报会议在第七会议室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安全专家学者、秘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坚,科研处、发展规划处、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刘海峰主持。会上,学校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马会强从学科建设现状、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展示,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并围绕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汇报结束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与国家应急管理部、辽宁省教育厅、省应急管理厅、抚顺市委市政府及学校相关领导亲切会面,就辽宁安全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深入交流,学校领导表示,将认真吸纳专家建议,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方向。

上午11:30,院士专家前往辽宁(抚顺)化工园区开展实地调研。专家们详细了解园区安全智能管控平台在风险预警、隐患排查、应急指挥等方面的建设成果,以及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急救援设施配备等情况。在调研过程中,学校领导与院士专家组围绕化工园区数据涉密接入、央企属地监管机制等关键问题展开联合研讨,为后续校企合作解决实际安全难题奠定了基础。

下午2:00,由省应急管理厅、抚顺市委市政府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举办的辽宁省化工园区安全能力建设研讨会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教学实践创新中心四楼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省内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究化工园区安全能力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会上,辽宁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牛胜军,抚顺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杨洪波分别致辞;应急管理部化工安全专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专家、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实践经验,围绕化工园区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培训空间建设和运营等主题进行报告与交流,为化工园区安全能力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我省安全能力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书记霍庆生在致辞中对相关单位与专家的支持和参与表示感谢,充分肯定此次活动在契合辽宁振兴战略、搭建互动平台、指导安全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并代表学校表态: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加速推进科技赋能、着力强化人才培优育强,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化工园区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

研讨会后,学校邀请与会人员参观了学校石油化工产业链实训培训基地(化工安全培训基地)。该基地是学校聚焦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打造的重要平台,内置模拟化工生产场景的实训装置、先进的安全技能考核设备以及沉浸式培训空间,得到了院士专家的高度认可,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坚实基础。

成果丰硕 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在“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地方安全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系统梳理活动成果,推动多维转化落地,促进学术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积极构建长效机制,深化跨域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我省在安全科学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和实践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专业人才供给,为辽宁化工产业安全发展和全面振兴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撑,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筑牢安全基石,贡献智慧与力量。(撰稿人:吕途 杨尊男 校对人:黄璜 审稿人:雷冬海 马会强/管仲 杨佳维 摄)